Skip to content
On this page

【睡前消息80】为什么我们应该宣传“为国效力,拿钱光荣”?

2020年2月23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80期

【Bilibili】为什么我们应该宣传“为国效力,拿钱光荣”?
【YouTube】“为国效力,拿钱光荣”

大家好2020年2月23日欢迎收看80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空客买下庞巴迪A220项目

2月14日,欧洲空客公司发布消息,表示已经和加拿大庞巴迪公司达成协议,收购a220项目,也就是庞巴迪c系列干线科技工程的剩余股份。过去两年庞巴迪已经卖掉了全部支线客机项目。最近又有媒体透露,庞巴迪正准备卖掉公务机产品线。曾经的航空业巨头庞巴迪公司很快就要放弃造飞机了。从新闻报道看,庞巴迪放弃飞机制造业的主要理由是a220客机研发费用超支。督工庞巴迪的失败是技术问题吗?

恰好相反,业界普遍看好a220的前景。a220的航程是6000多公里,从西欧出发能飞到中东,从东南亚出发能飞到澳大利亚。考虑到他的运力是100-140座,可以说a220是能飞干线的支线客机,又是能飞支线的干线客机,符合最近几年航空公司的主流需求。

空客在这方面是技术短板。波音虽然有737客机,但因为去年的空难事件,整个737系列都被质疑。所以庞巴迪这个项目如果能走到底,会很有竞争力。

截止去年七月,帕巴迪c系列已经接到551架订单。波音公司都担心737以后没有市场,所以说服了美国政府制裁加拿大这个盟友,起诉庞巴迪公司倾销。

空客愿意收购a220项目,也证明航空公司看好c系列。

在这次最终收购之前,空客公司已经掌握了c系列项目百分分之50.01的股权,就等着庞巴迪公司挺不下去,全面接手。

航空市场的竞争一直很激烈,大的航空企业动用政治和外交手段来抢市场也不是第一次了。庞巴迪公司之前在支线客机和公务机市场做的很好,为什么这一次就顶不住了呢?

c系列项目还有一点运气问题,大家应该记得前几年有一波油价高峰,航空公司为了省油争着买重量比较小的飞机,要求飞机制造公司多用复合材料。庞巴迪公司就在这个背景下设计了c系列,宁可飞机本身贵点也要省油。

但是到了a220快完成的时候,石油降价了。2016年1月油价27美元一桶,很多航空公司不打算淘汰耗油率高的旧飞机了,庞马迪拿到订单不如预期多,现金流跟不上。

现在油价再次回升,但是庞巴迪已经撑不下去了,只能让空客捡便宜。

当然这也不是决定性因素。庞巴迪放弃造飞机,归根结底是加拿大作为一个卖资源的中小型国家,撑不起世界级的飞机制造企业。

加拿大人口现在才3700万,和中国一个大城市的人口差不多,但是面积比中国还多出两个河南省。

过去技术水平低,很多冻土地带只能用来打猎,现在国际采矿能力上来了,加拿大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矿产。

最近几年,加拿大1/5的出口是矿产品,几乎改成了机械和电子之和,所以加拿大年轻人不用刻意学技术搞研发,也能拿到不错的工资和福利。

曾经的世界第七大工业国越来越沙特化,剩下的好工程师也宁愿去美国工作。

前几年加拿大丢了黑莓和北电品牌,现在庞巴迪也一样的下场。另外加拿大虽然人均gdp和工资都不错,但是毕竟人口少,国力不足,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也只有170架飞机,全换成庞巴迪也未必能救活一个项目。

庞巴迪的c系列拿了政府十几亿美元的补贴,后续跟不上,只能靠自己去对付空客波音,输掉不冤。

庞巴迪公司退出飞机市场,中国应该怎么看这件事情?

从庞巴迪的历史来看,只有世界级的大国才能撑起一个赚钱的大飞机项目。欧洲如果不是联合成欧盟也抗衡不了美国波音,其他中等国家就算有一两个工业突破,最终还是很难保证。

就在中国努力对付新型肺炎的时候,巴西反垄断机构已经批准了美国波音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合并。现在欧盟收购了庞巴迪的干线客机项目,以后世界上也只有两家真正的商业大飞机制造企业了。

对于中国来说,好消息是不用再担心其他企业的竞争,坏消息是也没有其他企业来分担波音空客的竞争压力。

上周美国一度威胁对中国禁运飞机发动机,算是提醒了一下中国,如果真想要大飞机项目,恐怕要把全国的力量都拿出来,像京东方那样做好十年不赚钱,占用巨额贷款的准备。

国家给小米、美团低息贷款,避免变成庞巴迪

说起贷款,最近央行宣布要发放3000亿低息贷款,用来促进防疫物资的生产以及给有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2月10日,路透社做了一篇独家报道说,300多家中国企业申请这笔贷款,还特别点名了美团和小米两家公司。说美团准备贷40亿,小米准备贷50亿。消息传出来之后,很多网友指责美团和小米贪图低息贷款,挤占了别人救命钱。督工你怎么看?

路透社的报道不算准确,央行已经表态了,小米公司和美团总公司都没有贷。

但是美团的湖北部分,小米生产口罩、体温计和消毒液的小米子公司有可能会拿到额度,大概是一两亿的样子。

央行还做了一个补充解释说,有些汽车企业最近利用自身优势加工医用防护服务等疫情防控所需要产品,如果因此需要贷款,也可以纳入名单予以支持。这说的就是柳州五菱汽车公司和比亚迪公司。看来跨界的公司生产防疫物资也不奇怪。

另外,从最近的经济形势看,国家给美团和小米这种能带动产业链的企业发一笔低息贷款,就算和防疫物资无关,也算是情理之中。

上一期我提到东南沿海许多地方政府直接补贴各个企业,让企业包车包机把工人从内地接回来。有的政府出一半路费,有的甚至全包了,还许诺招一个工人就补贴1000块钱。因为只有产业链尽快打通,政府才能收税维持运转。

不仅仅是东南几个工业大省有这样的需求,实际上内地省份也要靠这笔税收维持运转。

黑龙江一年预算5000亿,收入只有1000多亿,如果没有沿海省份的支持,内地大多数省根本就没有钱给公务员发工资。

去年有个全国关注的新闻,有人花5万块去黑龙江小城市鹤岗买房安家,引发了一场去黑龙江买房的热潮。就在肺炎疫情期间,一个拿湖北身份证的小伙子丢掉了自己的餐饮工作,也找不到新地方打工,被迫打算卖掉自己3万块钱买的鹤岗房子。

这说明就算是几万块钱的房价,也是整个中国的产量链撑起来的。

美团拿一笔低息贷款,保留一批餐饮就业,让打工的有工资,让政府有税收,肯定比直接发房贷要合理。

回头再说小米公司,消费电子业的竞争周期非常短,如果一家龙头企业发展受阻,不仅自己的员工就业有问题,一大批配套的企业也会倒掉,他们拿一笔低息贷款也算合理。

1月31日第71期睡前消息我提出了当年华强北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山寨机,这说明当时的手机产业不太成熟,设计弹性很大,所有的企业都会试错。

但是2007年乔布斯推出了苹果一,确定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模式,各种手机产品就开始趋同了,不再玩花样,开始拼细节和精度。

当然华强北这些山寨厂也不白干,的确推动了手机配件的上下游行业。苹果手机有40%的零部件分包到大陆生产,但是这些分包企业的利润加起来也不到苹果手机自身利润的1%。只有出现几个国产龙头企业出来组织国内产业升级,才能带这些配件厂一起升级,一起提升利润。

这些带头企业就是后来的小米、华为、VIVO,他们打造国内品牌,做出一套和苹果相似的技术标准,一方面彻底消灭了国产山寨机,另一方面也明显提升了中国的配件水准。到了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问乔布斯说,我做点什么才能让苹果手机完全在美国生产,乔布斯说不可能了,工作不会回来的,原因就是中国本土也有了上层次的智能手机产业,让配件厂离开苹果也能活。

所以苹果就算愿意承担一定的涨价,就算用取消订货做威胁,也不可能把这些配件厂都搬到美国。

现在的智能手机需要的高端配件越来越多,除了闪存芯片、动态存储、触动芯片,还有射频组件、触摸组件、无线通信芯片,以及机械方面的陀螺加速器、精密马达。

这些产业只有在国产大厂带动下才能真正升级,比如说2018年雷军的顺为资本就投了上海南芯半导体,做世界一流的电源管理芯片。

手机的主要输出界面是显示屏,显示屏的刷新频率就像电影的帧数,越高看起来越舒服。从苹果十开始,手机屏进入有机发光二极管时代,也就是说oled,下一个方向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现在tcl旗下的华星光电就在做这个方向,从小米拿了四个亿把刷新频率提升到90赫兹。

反过来说,这也是小米公司敢于说从小米10开始做高端机的底气。

华星光电t4工厂设在武汉,是疫情重灾区,你如果不给这样的企业发低息贷款,前往庞巴迪造飞机,耗尽流动资金的例子就是榜样。

总而言之,这次疫情给生产生活都带来很严重的冲击,很多人都在凑合过。如果生产恢复了,普通人的生活也能很快恢复。如果生产恢复不了,就算生活能舒服一点,也很快要回到凑合状态。所以我说美团、小米也有资格拿央行的低息贷款,和造不造口罩没有直接关系。

接下来我们回应一下各个网站的视频评论,请静静转达一下观众的问题。

上海仍是制造业中心

第73期睡前消息第75期睡前消息督工你两次提到呼吸机的生产,说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不能靠自己搭建呼吸机生产链,不得不要求常州的配套企业尽快开工。有观众发弹幕质疑说上海早就靠金融业吃饭了,怎么能算工业城市呢?督工你觉得之前说法是不是有问题?

我的说法的确有点问题。去年深圳的工业增加值9688亿,上海至9670亿,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已经是深圳了。但是差不多10000亿的产值,两个城市只差18亿,说明上海也没有因为金融业放弃工业,这一点和香港完全不同。

上海最具典型特色的场景就是在外滩和陆家嘴金融中心之间夹了一个作为工业物流通道的黄浦江。上海中心和东方明珠这批辉煌的大楼下面,几乎任何时候都有货船来来往往往,往上游去的装满原料和砂石,吃水深一点,往下游去的装制成品,轻一点,让人一眼就看到黄浦江两岸还有很多工厂。

【统计表略】

睡前消息编辑部统计了过去十年的工业数据,可以看到,2015年之前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一直是上海,2016年如果不是天津注水,很有可能上海还能当一年冠军。

再往前数,1840年鸦片战争打败,1842年签了南京条约,英国开始到上海建租界,在杨浦区方向建设了中国最发达的工业区。从那个时候起,上海就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一直保持了一个半世纪,就连日本人投资的沈阳,40年代也不能和上海相提并论。

最近上海又引进了特斯拉汽车,还打算在上海继续造大飞机,估计接下来一个世纪,上海就算不是冠军,也会继续保持中国顶级工业城市的身份。

期权奖励不靠谱,会打击将来救灾的积极性

上一期睡前消息你提到国家给援救武汉的医护人员子女加考分、送择校权,督工你认为不如给现金奖励。有些观众从其他角度提出质疑,说医生和护士有额外奖励,同样给防疫出力的工人和军人为什么没有?督工你能解释一下吗?

这个问题还真应该分析一下细节。几个地方政府拿出的奖品虽然有问题,但奖励的目标问题不大。

先说工人。这些工人是被雇佣到相关产业干活的,雇佣之前已经讲明了工作和防疫相关,不强迫你来,拒绝这份工作也不会影响你以后的工作生活。在政府视角看来,如果建设人手不够,那就要增加工资才能吸引足够的人。所以他们的工资中已经包含了潜在的风险溢价,不需要再额外奖励。

要打个比方,煤矿工人的工资就包含一定的风险补偿,所以下井挖矿不需要在工资之外发奖,这次建设的工人也一样。

医生护士就不一样了,中国的防疫系统和医院系统是平行的,医生护士平时没有支援疫区的任务。但这次疫情严重,人手不够,征招了一批医生护士,实际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公开拒绝的人会被开除编制。在这种情况下发奖是对他们额外风险的一种补偿。

当然一部分军人也服从命令支援疫区,他们也不能和上级讨价还价。但是军人平时就会默认要承担一部分风险,随时准备上战场,不是仅仅接受训练就能享受军人待遇。这反过来说,就算什么事都没有,军人正常训练,我们也要优待军人,优待军属,给他们发更高的工资和福利。这意味着他们的风险回报已经体现于平时的长期优待了,这次也不需要额外奖励。

总而言之一句话,正常国家必须让自己的公民知道,冒风险具有额外的物质回报,公民可以不要,国家不能不给。如果国家真不给,就不能强制别人承受风险。支援武汉的医生,武汉本地的医生临时承受额外风险,而且不能逃避,所以必须有奖励。至于奖励的方式,我认为还是现金最好,为国效力,拿钱光荣,如果光明正大拿钱不光荣,下次动员就没有这么高的积极性了。

房产税影响不了房租,由市场供需决定

督工你经常说国家应该尽快推出房产税。有位租房的观众问,实行房产税以后,房东涨房租应该怎么办?督工你解答一下吧?

普遍征收房产税并没有要求房东加房租,如果有人认为房产税增加了房东的经济压力,会提升房租,然后反过来问一个问题,如果国家宣布给每个房主发1万块钱,房租会不会降低?如果你认为给房东发钱不会降低房租,那么给房东收税也不会增加房租。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经济学入门测试题,考的就是你对价格的理解。所谓价格,就是供求关系的平衡点,涨价了,出现空置房,房屋为了避免损失就会降价。降价了房子供不应求,有人为了租到房子就会主动涨价,“刚需”这种伪概念只存在于房产中介的嘴上,信他们你就会多掏钱。

房产税是对所有房子收税,既不改变房子的供给,也不会改变房子的需求,对中短期租房市场的干扰必然为零,各国的政策实践都证明了这个逻辑。如果你不信,请把进度条往回拉,想一下前面的反问。

当然站在租客的立场上可能会想,房东是一个贪图利益的人,房产税亏的钱一定会找我补上。但如果你相信房东是自私的人,就必须相信他和其他房东一样自私,无论有没有房产税,他都很自私。在开征房产税以前,房东一定已经收到了市场的最高承受水平,再加价就有租不掉的风险。所以收了房产税,他也不可能在这个市场加价。

如果你认为收房产税会提高房租,那一定会把现在的房东想太善良了,年轻人还是要读鲁迅,尽早学会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而不是在政策变动的时候才拿出恶意。

政府花钱可以省钱,花钱就需要收税

有一位观众总结了我们节目的逻辑,说你最喜欢鼓吹花钱办事,其次喜欢说政策透明化。督工你认同他的总结吗?

这个总结挺好的。

我先说第一点。准确的说,我是喜欢鼓吹“收税”和“花钱”。因为政府99%的操作都是要花钱的,钱最终来自于向社会收税,这这个难听但必须接受的事实。现在很多媒体人故意忽略这两个前提,对自己的观点只说会得到什么好处,不说成本,越说越好听。所以我必须扭一下风气,哪怕是废话,也要提醒大家,办事人花钱要多承担税。丑话说在前面,后面的好话才有参考价值,这也是我自己看新闻的一个标准。

另外,前面那位观众的留言总结的很细致,不要省小钱亏大钱。政府花钱调整政策的确不仅仅为了增加更多的社会财富,还有可能是为了减少社会损失。上一期睡前消息节目我说奖励子女加分和择校权不好,一个理由就是大多数医生不能立刻兑现,要等到子女到升学年龄才能兑现,这是期权。期权必然有不确定性,比如说到时候学校的差距被政府拉平了。负责发奖的地方官员当然喜欢发期权,这样发奖的名声落在自己手里,兑现奖品的麻烦留给未来接班的人。但从医生护士的角度来说,一个不公平又不确定的奖励是很没意思。对于某些享受不到的人,甚至不如不发。发这样的奖,下次动员就会影响积极性,救灾的积极性差一点,整个社会就会有巨大损失。所以我从普通社会成员的角度出发,反对政府发择校权,支持政府发现金。

部分教育资源放在市场出售,会使社会风气变的更好,至少比按户籍制度要好

上一期节目里面,督工你建议主要用考试来分配优质教育资源,这个建议观众基本没有意见,但是你同时建议拿出一部分的优质入学名额,比如说1/4卖给有钱人,这方面反对就多了。督工你能再解释一下吗?

首先,我重申一下,现在的优质教育资源就是公开出售的。现在30多岁的中国人一般都要经历一个为学区房发愁的阶段。

公开卖学位绝对不比现在的政策坏,还能减少房屋空置率。

其次,如果取消学区房也不卖学位当然很公平,但这意味着有钱人会想其他办法。比如说联合起来建设私立学校,雇佣最好的教师,这样有钱人本来花在学区房上的钱就用来给少数人雇佣好教师,很多优秀的公办教师也会放弃编制,投奔过去。

如果有钱人买一部分优质公立教育的学位,等于把他们的钱拿一部分过来给公立学校雇佣优秀的教师建设优质的硬件,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分享。

这种事情过去实施过很长一段时间,虽然谈不上完美,但是肯定比现在学区房涨上天,私立补习班纷纷做成上市公司的情况要好。中国人的学区房这种变态制度已经适应了十几年了,应该可以试试更有效率制度。

认为让人民知道真相会影响人民的情绪,潜台词是自己比普通人民聪明,普通人民不配知道真相

有的观众承认按照户口和学区房制度分配教育资源不合理,但是也不支持明码标价拍卖,认为这样会破坏我们国家的风气,扩大资本的影响力。督工你怎么看?

这我纠正一下,用户口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是封建社会传统,换成资本规律就算不是进步也绝对不是倒退。

至于说学区房,正常人都知道这是按什么分配。

而且学区房涨上天,政府的教育经费也不会增加,等于减少了优质学位的供应,增加普通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保持学区房户口制度是反人道主义的,只有打破他们才能有更多的人靠学习取得进步。

如果你觉得学区房户口制度可以维护一点面子,这个面子也是特权户口的面子,不是普通人的面子。

另外,如果规定只留下两个标准,考试和掏钱,那么其余的入学方式就藏不住了。

上一期我提到史家胡同小学在奥体中心开运动会,育民小学去鸟巢,现在谁也说不清进这些学校的标准。全国其他地方还有很多超出平均水平的学校,消耗的都是全民共有的财政资金,把这些学校的录取标准透明化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很多人虽然觉得透明化可以提高效率,但就是觉得把规则挑明了影响不好,会影响人民的情绪。这个说法其实隐含了一句浅台词,就是自己比大多数人民更聪明,看透了人民不懂的道理,把其他人民当成了只有条件反射的鸟兽。

我建议大家放下一点优越感,不要觉得自己比大多数人聪明。在中国现有的社会科学教育水平下,大家的理解力都是差不多的,我们能看透的事情大多数人也能看透。端着优越感替普通人担心,最终闹笑话的是自己。

好,第80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