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On this page

【睡前消息45】相比新加坡,香港如何亲手葬送了优势?

2019年11月22日睡前消息文字版第45期 【多图警告❗️】

【Bilibili】相比新加坡,香港如何亲手葬送了优势?
【YouTube】相比新加坡,香港如何亲手葬送了优势?

大家好2019年11月22日睡前消息45期,静静介绍新闻。

香港为什么比不过新加坡 | 香港去工业化,虽多了些高薪岗位,但丢了更多普通岗位,社会必然不稳定

img

http://www.xinhuanet.com/2019-11/19/c_1125246732.htm

imgimg

观点没变,不过上次拿智利对比香港,其他方面的条件差别有点大,可能说服力不太够,今天我结合最近的时事,分析一下东亚华人地区的类似案例。

先看香港自己的数据。过去十几年, 15岁以上人口,拥有中学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006年的75%上升到2018年的82%,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从23%上升到了33%。(下图一)

在18-24岁的年龄段里,超过一半的人不是在读,就是已经从高等教育机构毕业。作为一个地级市,这是很不错的发展指标。(下图二)

但是,教育的目的是就业,读大学的目的,是找一份技术或管理工作。2006年,香港“经理及行政级人员”和“专业人员”这两大类职业,占香港所有职位的比例是占17%,2016年是17.1%,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下图三)

imgimgimg

毕业后的生活越来越绝望,又没有人告诉他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香港这些人年轻人走错路不奇怪,不走错才奇怪。

香港转口贸易业务收益翻两番

不是的,中国全面对外开放,香港依然是最大的受益者。虽然香港不再是中国对外贸易唯一的窗口,但同时,中国快速发展成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服务贸易国,香港的转口生意其实反而更多了。

根据香港特区统计处数据,2018年中国香港货物贸易总额120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是1997年回归前后的三倍,依然是世界第八大贸易体。

img

香港特区统计处数据

2018年世界主要货物贸易经济体排名,WTO编

这1.2万亿美元,有一半是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差不多5900亿美元。

imgimg

中国香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

在九十年代,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反而只占香港进口的38%和转口出口的33%。所以说,就算从份额来看,这些年香港从内地转口贸易得到的好处也是在增加的。

imgimg

《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贸易》,香港统计处1999年版

利润率非常稳定,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2015年,依据香港统计处的数据,分析了香港与内地的转口贸易中的收益。结论很明确,从九十年代以来,利润率一直稳定,仅有小幅度下降。但贸易总额急剧扩大,使香港的实际收益在二十年里翻了两番以上。

img

中国内地经港转口毛利(1990-2003)

中国内地经港转口毛利(2004-2012)

1990-2012年,香港通过与内地转口贸易,累计获得了超过6万亿港元的收益。而且越往后,收益越高。

img

香港在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获得的毛利(总表)(1990-2012)

香港问题根源在制造业薄弱 | 香港除了金融只剩下转口贸易

因为除了金融之外,香港的赚钱买卖只剩下转口贸易了。香港现在服务业占经济比例达到了99%,甚至比纽约伦敦还高。但是,和香港地位、经济规模都相似的新加坡,五分之一的产值是制造业,已经接近德国日本这两个制造业强国的水平,所以新加坡的社会比香港稳定。(下图一)

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生物制药和电子产业方面,新加坡工业的全球竞争力都很强,甚至军工制造都还可以。(下图二、三)

img

新加坡经济结构变迁

img

医药制造业占比

img

电子制造业占比

我随便搜了一份新加坡石油化工厂的招聘文件,在新加坡的制造业里,石油化工的高薪岗位还不算集中,但已经可以让大学生非常满意了。

img

新加坡壳牌招聘文件

从香港和新加坡的进出口数据上可以看到,两地的绝对进口数字差不多,但在总出口产品中,香港只有2%的货物算本地生产,但新加坡却达到了50%以上。这些制造业出口,就是新加坡和香港最大的区别。

香港、新加坡进出口数据

img

新加坡服务业、工业对GDP贡献

在2004年之前,新加坡和香港的人均gdp交替领先,很难说谁更有优势。但从2004年开始,新加坡就再没有让香港有反超的机会。到最近5年,无论国际汇率怎么变化,新加坡都比香港多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下图一)

根据新加坡人力部的《劳动力报告》,新加坡居民2018年中位收入是4437新元,等于2.55万港元。(下图三)

而香港特区统计处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雇员中位收入是1.75港元。只有新加坡的2/3。(下图二)

img

图一:香港、新加坡历年人均GDP对比

img

图二:香港特区统计处数据

img

图三:新加坡人力部《劳动力报告》

这应该说明香港的发展方向出了问题。

当然,香港最顶层的人不在乎这些问题。因为香港制造高级精英的能力并不弱于新加坡,甚至还要更强一些。

imgimgimg

彭博社统计过2017年国际招聘公司年薪,香港金融行业的高端职位,薪酬平均比新加坡要高25%。金融保险业的中位收入是2.75万港元,香港的医生收入和新加坡基本打平。但是这些行业雇佣不了多少人。2017年香港金融和保险业只雇佣了25.8万人。再加上22万服务业专家,合计48万,只占香港总就业人口的八分之一。而且,这里面包括很多实习生和低级职员,大多数工资给了少数人。

总而言之,所有数据都证明,由于没有制造业,香港年轻人发现自己几乎注定是7/8的低端就业,必然是不稳定群体。

香港过去制造业比新加坡更强

香港过去的制造业基础,可能比新加坡还强一些。

从人力资源说,香港的基础明显压倒新加坡。香港在二战后接受了大量大陆移民,超过50%的人学历超过中学。(下图左)

1970年,新加坡独立十年,还有一半多的人口没有上过学。(下图右)

香港原住民与二战前后移民受教育程度(1955)

新加坡与香港民众受教育程度(1947,1966,1970)

从工业用地来看,香港政府在法律上拥有香港99%的土地,其中以郊野(公园)和农地的名义,储备了占香港75%以上的土地。新加坡的条件就差很多了,独立的时候,国有土地面积不到30%。

所以,香港的工业过去是压倒新加坡的。1960年代,香港经济刚刚起飞,最主要的动力的就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制造业。1970年香港制造业占GDP的比例超过30%,新加坡只有20%。现在中国大陆算是以工业立国,也只有29.4%。

img

香港制造业产值、占比

img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走势图

但是,新加坡为了发展工业,手段非常激烈,1967年制订《土地征用法》,向激进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解决了土地成本问题。而香港的政策恰好相反,明明土地的经营空间非常大,最后却坚决维护大小土地所有者利益。现在,新加坡家庭的自有房率超过90%,香港还不到一半。从人均居住面积看,新加坡几乎是香港的两倍。

img

新加坡住房自有率

img

香港住房自有率

凭借这份土地基础,从上世纪70年代起,政府至少三次主动策划制造业升级,依次重点扶持了修船、石化、电子和生物制药。仅为了裕廊岛石化工业区,就投入了70亿美元填海造地。

img

相比之下,香港的制造业没有政府引导,没有土地政策支持,所以在大陆开放以后,迅速转移到内地。贸易虽然很赚钱,但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利润用不掉,最后大多都流入了房地产,反过来推动制造业的衰落。

回归以后,特区政府仍然坚持“积极不干预”原则,始终躲避正面领导香港产业转型的任务。问题积累到今天,就是香港现在的局面了。

督工分享自身经历:国企矿区与东北治安

发达地区“去工业化”社会就不稳,这不是我最近几年的观点,而是20年前就看到的事实。

我出生在一个国企矿区,地方非常偏僻,站在当年的矿工食堂门外,仰角30度以内都是山,到最近的县城,要沿着山谷走几十公里。

在这个非常闭塞的环境里面,80年代到90年代初,矿工的收入明显高于周围农村,甚至明显高于地方国企主导的县城。而且当时流行一个做法,“接班”,国家默认国企职工的子女可以继承父辈的编制,直接进企业当工人。

所以,虽然绝大多数矿工是从农村家乡搬到矿区的,但是,他们的子女,我的小学同学普遍预期自己将来也要留在矿区工作,因为要谋取一个体面的生活,“接班”是最直接的的方式。80年代我读小学二三年级,周围的同学就有人议论,将来接班要做什么工种,去哪个车间。无论合理不合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稳定的预期。

但是,90年代末期,国企普遍破产,大下岗来了,我和我的同学刚刚长到可以工作的年龄,大多数工人就失业了。接下来几年,虽然也有外面的资本进来重组生产,雇佣一部分工人,但是整个矿区的就业完全崩溃,接班当工人,过体面生活的预期当然也没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比较幸运的一批人,通过高考换了个地方生活,但是毕竟这里是我熟悉的环境,所以寒暑假我都要回去看看。

跨世纪那几年,矿区的气氛非常压抑,年轻人无所事事,但是家里还有点积累,不至于一下子吃不上饭,生活水平暂时还比周围的农民高,很难放下自己的中产梦想出去打工。正好矿区在地理上和外界是隔绝的,大家可以暂时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化,以怀旧的方式继续过90年代的生活。所以,这些年轻人消遣就是聚集在一起喝酒打麻将,连过去常见的足球篮球都很少有人参与,越来越颓废。同时,由于一部分失业的工人往外走,很多房子空下来,比较老的工人住宅区甚至整片的闲置。这些老住宅区里面,就有人设赌局,甚至囤积小偷小摸的赃物,年轻人打架事件经常发生,有限的警察管不了,整片区域的治安逐渐崩溃。

20年后,我回头看当年的矿区,发现这根本就是当代香港的翻版。国企经营困难,工人大下岗,这是去工业化。年轻人困在原来的社区,沉浸于过去的好日子,不愿意和周围的城市一起进步,这是香港文化的封闭性。局部地区治安崩溃,只有保持生产的车间和发退休金的社区还有秩序,这就是香港发达的金融业和年轻人群体的对比。只要年轻人既不往外走,又放不下对父辈黄金时代的怀念,去工业化的社区一定会乱,这一点香港和我生活的矿区都一样。

再放大一点说,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东北治安崩溃,原因也差不多。这几天因为5万元买房被刷屏的鹤岗,1995年春节前出过中国最惊人的抢劫案,4个人拿枪攻打保持生产的南山煤矿,杀死11个人,其中9个是带枪的警察和保卫干部。在最后一道防线上,抢劫犯放炸药包攻坚,被里面拿着冲锋枪的退伍兵打回来,才没有得手。这社会秩序已经沦落到美国西部片的水平了。

img

中国新闻网·生活报:媒体揭秘黑龙江20年前枪杀11人抢劫案详情

再往后几年,1999年和2000年,黑龙江大庆市,离我家不远的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矿务局都出过大事,现在香港街头的所有玩法,放到当年都不值一提。

imgimg

于立, 孟韬.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后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杨家仗子矿区为例[J]. 资源·产业, 2004.

所以说,无论原因是什么,只要社会去工业化,秩序就一定出问题。现在鹤岗和葫芦岛,乃至整个东北的社会矛盾缓解,根本原因是年轻人都抛弃了父辈的生活方式,走出来到内地找工作,分享了整个中国的经济进步。所以年轻人能稳定,所以当地才能买到几万元一套的房子。如果香港不能打破反动的土地制度重新搞工业,如果香港的年轻人如果在空间上局限于香港,在时间上还企图恢复20年前的优越感,那香港的社会是稳定不下来的。

接下来我跟进往期热点新闻的一些后续。

🔄 国产阿尔茨海默症新药 | 督工继续持谨慎乐观态度,可能比安慰剂强,但不能随便进医保

11月10日 第40期睡前消息,我综合了公开信息,对国产阿尔茨海默症新药必须持谨慎态度,因为实验流程和制药企业都有问题。

11月15日,美国第一所医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医药副教授张洪涛写文章评价新药。

凤凰独家丨首款国产老年痴呆药遭质疑,我为什么选择力挺它?

虽然张副教授的标题是力挺国产新药,但内容坦率承认了两点,首先,这个药距离美国FDA的标准流程还差很远。

这款药物为何没有达到美国FDA的试验与审批标准?

目前国内外,尤其是国外学者对于“九期一”的质疑,主要针对如下两个方面:

1、考察的治疗周期太短,临床试验的治疗周期是 36周;而在国际上,美国FDA要求考察36个月。同时,到底什么药的指标更能反应治疗效果,也存在争议。

2、治疗组的效果不够明显。如果不是对照组情况突然恶化,治疗组的效果根本显示不出来。这些算是合理的质疑,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九期一”获得批准的合理性。比如,从时间长度来说,36个月是36周的四倍,临床试验从36周延长为36个月,烧钱至少要多花3倍,即便药企有足够的钱来完成试验,药价可能因此需要提高3倍 。美国可以提高3倍药价,但中国不见得可以。

         不仅是临床试验的周期要长,国际上类似的药物,都需要进行两个三期临床试验,需要在两个试验中确定临床效果,而“九期一”在中国获批,只是根据一个三期临床的结果。这个批准是否太仓促了?

         但是,做周期更长、更多的临床试验,不只是增加研发成本,影响未来的药价,还会让一个药物迟迟不能服务于患者。假设一个药物只是对轻度病症患者有效,等到药物做完几个长期的临床试验再获批,那很多患者病情已经加重了,失去了用药的可能性。

其次这个药就算没问题治疗效果也非常有限。

至于新药的效果,他两次强调,比安慰剂强,建议试试,但是制药厂必须用数据证明每个月1500元的价格不离谱。所以,到底张洪涛先生是支持还是反对,我推荐大家去看原文。

另外11月16日,负责开发“九期一”的试验牵头人,协和医院教授张振馨也出来解释。

北京青年报:临床实验9个月?张振馨回应阿尔茨海默症新药质疑

她强调,九个月的实验期不短,不能给患者吃更长时间的安慰剂。

         而对于“临床试验过短”的质疑,张振馨指出,9个月的试验其实已经是不短了。由于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退行性的疾病,呈现不可逆性病程,部分入组患者若长期服用安慰剂,有悖伦理。“三期临床实验达到36周,已经是在伦理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了解药物效用的方案。”

         张振馨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一年不吃药,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分数至少要下降4分,她的病人在临床试验后两年没吃药,理论上至少要下降8分,但实际情况是分数却上涨了,“新药真的是发挥了作用,但安慰剂没效果。这也能看出‘九期一’起效快,而且是对症治疗。”

但同时,协和张教授也承认,吃安慰剂的对照组数据也有明显改善,认为这是安慰剂效应的结果。后续试验一定能体现出药效。

         北青报:目前对于“九期一”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该药物在24至36周的有效性增长,以及安慰剂组在此期间的大幅下滑,这样的数据走向你怎么看?

         张振馨:安慰剂效应一般能保持半年,半年以后就不再有效了。虽然4至24周两组数据看上去趋势相同,但在疗效曲线中4周、12周、24周、36周两个组别之间每个相对基线变化值都有统计学意义,从这里就已经能够看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疗效的明显差异了。在最后12 周中,安慰剂效应逐渐消失,服用“九期一”的患者却越来越好,所以就形成了很明显的“喇叭口”。

         越往后吃,对比效果就会越明显。后期试验批准后,很快就会展开。到时候大家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服用“九期一”之后明显的效果了。

综合专业人士和当事人的回应,我认为第40期的观点没问题,就是对这个药必须谨慎乐观。也许比安慰剂强一点,但毕竟安慰剂不要钱,所以还是让有钱人先试试,不能急着向普通人推广,更不能随便进医保。

🔄 李宁院士案最新进展 | 继续延期,不审不判,不能探视

8月23日,第十三期,我引用了85岁的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沈国舫的公开信,介绍了李宁院士被关在看守所5年,延期关押至少15次,不审不判的情况。

接下来连续好几期,观众都询问李宁院士的案子有什么变化。3个月过去了,看来吉林有关部门申请了第16次和第17次延期,李宁院士依然住在看守所里,处于待判决状态。11月13日,北京青年报跟进了这起案件。

img

企鹅号·北青深一度:院士李宁被捕的第五年,博士学生们依旧为他保留合影C位

不过北京青年报也搞不清楚司法系统的流程走到哪一步,只能证明中国农大至今为李宁院士保留办公室。

而且因为不审不判,李宁院士至今不能会见任何探视。这就是事件目前的最新进展。

🔄 天文学家抗议马斯克星链计划 | 各国都在追赶马斯克的星链

11月5日第38期睡前消息,11月12日第41期睡前消息,我连续介绍了马斯克星链计划,表示看好马斯克的商业航天模式。说全世界的电信公司和航天部门嘴上指责马斯克在浪费钱,身体都很诚实,都在努力开发低轨卫星网,怕马斯克最后做出垄断性的通讯基础设施。很多观众在评论区表示马斯克的计划不靠谱。

11月19日,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论坛上,中国航天企业表示,我国的“虹云工程”、天基互联网系统,将于明年示范应用。100多颗小卫星联网,仿照马斯克模式提供服务,2020年先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

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首个天基互联网系统明年将示范应用

另外,11月18日,靠地面天文台观测的天文学家开始抗议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因为在连续观测的照片上,星链卫星已经明显影响了照片质量,必须做大量后续处理才能保证观测。(下图左)

这才是100多颗,如果后续真的有上万颗低轨卫星在天上当基站,恐怕大多数天文台都要搬到太空,甚至是月球背面,才能可靠搜集数据。不过现在天文观测已经普遍进入了射电波段,地球上就算没有卫星,干扰也太严重,所以迟早要搬家。估计马斯克要给月球天文台捐一份钱。另外,有人做了星链公司当前100多颗低轨卫星的动态视频,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下图右)

观察者网·邓睿侃:暗能量探测相机拍下SpaceX“卫星火车”,天文学家们怒了

img

【Weibo】SpaceX 公司的两批星链卫星(Starlink)的轨道叠加在一起

马云建议双十一放假半天 | 即使是中国首富,也不能替国家安排假期 | 李嘉诚家族资产相当于香港50日GDP

最后我们关注一下刚刚退休的马云。11月13日下午,在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上,马云特意发表演讲,反驳2019年 “双11”数据造假的说法。他首先强调,2684亿销售额不是做数据做出来的,而是真实的。

然后马云抛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他说,今年“双11”恰逢周一,很多网友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没有办法像往年一样熬夜“剁手”,“希望以后双11国家能给放半天假”。督工你怎么看马云的演讲。

对于辟谣事件,我不评论。但是后面这个建议,明显是马云膨胀了,没意识到即便是中国首富,也不能随便安排全体中国人的半天时间。

2018年,中国gdp90万亿,这是我们9亿劳动力一天天干出来的。去年的工作日正好250天,平均每天gdp3600亿,半天创造1800亿财富。而根据2019年最新的财富榜, 马云的财富总量是2750亿。换句话说,马云如果自己出钱补上这半天假期的损失,他明年就是负资产了,所以他没资格提这么重大的建议。“双11”作为对中国物流体系的压力测试,是有一定价值的,但不能真的影响中国的正常发展。

另外,中国首富的财富积累也比不上全国一天新创造的财富,这个比例说明中国大陆经济是相对健康的,政策不会被少数大资本完全主导。相比之下,香港作为一个财政税务都独立的地区,2018年gdp3630亿美元,平均每个工作日gdp14.5亿美元,合100亿人民币,还不到李嘉诚个人资产的二十分之一,不到李嘉诚家族资产的五十分之一,李嘉诚就算完全自己出钱,也有能力承受香港经济暂时停转的代价。

更何况香港普通人根本影响不了香港的金融业。比如这几天马云的阿里巴巴就申请香港股票交易所上市,发行非常顺利,所以我说香港经济增量和普通人脱节,迟早会出问题,这再次证明了本期前面的内容。


好,45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日再见。